
今年年初以來,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,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,針對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,出臺了一系列政策,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建筑業轉型升級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政策。
新型建筑工業化的理解認識
在新的發展階段,國家提出加快發展新型建筑工業化,“新型”主要區別于之前的建筑工業化,“新”指從傳統粗放建造方式向新型工業化建造方式轉變。新型建筑工業化是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,以建筑為最終產品,運用現代工業化的組織和手段,對建筑生產全過程、全要素的系統集成和資源優化,達到建筑設計標準化、構件生產工廠化、現場施工裝配化、土建裝修一體化、管理手段信息化、生產經營專業化,并形成有機的產業鏈和有序的流水式作業,從而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質量、效率和效益。
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,是在近年來裝配式建筑長足發展基礎上的進一步提升。裝配式建筑、新型建筑工業化、建筑產業現代化一脈相承。裝配式建筑是發展的驅動力,新型建筑工業化是發展的路徑,建筑產業現代化是實現的目標??梢哉f,由裝配化轉向工業化,通過建筑工業化才能實現建筑產業現代化。
新型建筑工業化的發展路徑
樹立以建筑為產品的經營理念。建筑業作為產業,必須要樹立以建筑作為最終產品的經營理念,以實現工程項目的整體效率、效益最大化為經營發展目標。
大力推行工程總承包模式。工程總承包不單純是項目承包方式,更重要的是企業組織管理模式。與傳統模式相比,它在經營理念、組織內涵和核心能力方面發生了根本性變革。
積極鼓勵發展企業專用體系。技術創新發展是從專用體系逐步走向社會化的通用體系的過程。專用體系是企業核心競爭力,是不可跨越的發展階段,是走向社會化大生產的必由之路。
建立企業信息化管理平臺。要明確核心業務定位、優化企業組織結構、完善企業管理體系、打通企業信息孤島、形成企業數據平臺,形成基于互聯網、數字化的企業軟件信息系統集成管理平臺。
形成協同高效的產業鏈與價值鏈。以建筑為產品,形成標準設計、工廠生產、裝配化施工、一體化裝修和信息化管理的新型工業化建造方式。優化產業結構配置,使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化協作機制得到有序發展,形成大型建筑產業集團引領、專業化中小企業協同配合的產業發展新格局。
新型建筑工業化的發展對策
提高認識、明確方向。當前建筑業發展的重點,是要努力提升產業的基礎能力和產業鏈協同水平。當前,建筑業發展的短板是產業基礎性問題,產業大而不強、產業碎片化、產業鏈脫節、價值鏈斷裂是建筑業發展的主要瓶頸。
頂層設計,統籌規劃。政府要加強頂層設計,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,明確政策規劃導向。企業要順勢而為,主動求變;大型龍頭企業要擺脫傳統路徑,實現技術和管理雙輪驅動一體化發展;廣大中小企業要順應社會化分工趨勢,找準自身定位,主動向專業化轉型。
以點帶面、逐步推進。要大力推行以工程總承包為龍頭的設計、生產、施工一體化管理模式;要從市場和企業實際出發,采取以點帶面、逐步推進、協同發展的路徑。
強化創新、提升能力。要充分發揮建筑設計在工程建設中的主導作用,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、提升產業鏈協同水平,大力發展工程總承包模式,通過“縱向拉通、橫向融合、空間拓展”,真正實現效率和效益提升的高質量發展。
筑牢基礎、協同發展。將建筑業改革的基點放到產業發展上來,要緊緊抓住產業這個牽動建筑業改革發展全局的“牛鼻子”,全面系統深入地研究產業的創新發展問題。
當前,我國經濟社會將進入新發展階段,中國建筑業必將邁上綠色化、工業化、信息化、集約化、社會化的高質量發展之路,成為世界建筑業強國。